2012年5月7日 星期一

水族寵物-新手教學(上)

    養魚之前必須要準備一些必須的配備及一些必要的程序,例如魚缸的大小、材質、過濾的方式、濾材的材質、濾材的擺放、底沙的種類、燈具、加溫棒(溫差大時用,如冬天),還有一些造景的擺\飾或是增加美觀的水草,最重要的是養水及剛從水族館買魚回來的對水步驟以及換水的訣竅,接下來會一一的深入介紹上述所講的配備及步驟。


一、魚缸的選擇:
魚缸的選擇,其實沒有太大的限制,魚缸的材質大約分為壓克力與玻璃,壓克力製的缸子較輕,造型多變,但是卻也十分容易刮傷,放入造景或石頭時便很容易刮到缸壁,而造成不可彌補的刮傷,不但外觀難看,將來還會因藻類生長在刮縫中而難以清除;若採用玻璃缸或強化玻璃缸須注意玻璃的四角為其易碎帶,千萬不能受到碰撞。而強化玻璃缸子除了比較重以外,是沒有像壓克力那樣較易刮傷的問題。
至於大小的話,缸子多半都是用台尺為單位,一台尺也就是30公分,缸子越大越好養也越為穩定,但是過大的缸子相對的週邊硬體的成本也是十分的高,若是作為要嘗試飼養的新手,可以選擇一尺到兩尺的缸子嘗試,所以在飼養之前還是應該慎重考慮一下缸子的大小及週邊設備的相容性。
而魚缸水量的計算方法為:
長 X 寬 X 水的深度(公分)÷1000∥體積(公升)
而若是要轉換成美製的加侖則 X0.26
而若是要轉換成英製的加侖 X0.22
二、過濾器種類:
  過濾器功能是將水中懸浮雜質經過抽水馬達抽送至過濾槽,藉由過濾材質濾掉雜質,再從出水口流入水族箱,產生水流的循環供給氧氣。過濾器可分為三大類型:
1.水中過濾器:
2.水箱上部過濾器: 優點為過濾效果很棒,可隨魚隻多寡於增加/減少濾盒,缺點就是不美觀,佔空間
3.水箱外部過濾器:最常見的就是圓筒式的過濾器了,因為他已經內藏氣泵了所以不需要另外購買馬達
它的優點是容易隱藏,不會造成視覺障礙
造型不一,可依魚缸的大小及設計選購。
三、過濾材料:
  在過濾槽中濾材是不可少的配備,種類有過濾纖維棉、活性碳、沸石、麥飯石、離子交換樹脂、陶瓷環、生化球…等功能依種類不同,產生之物理作用、化學作用、生物作用等,以達到除臭、濾雜質、調整pH、去除有機質及重金屬、降低有害之毒素含量等。買回來的濾材請先清洗過一遍,以免下缸造成水質混濁與污染,進而危害到魚隻的健康。

四、加溫棒:
加溫棒的作用是保持水族箱的溫度﹐在冬天是很重要的。雖然大部分的魚不會因水溫太低而死亡,但不合適的水溫會影響魚的體色和食慾。一般會把水溫保持在24至26度。視魚的生長地區。加溫棒的度數有25W、50W或更高瓦數,視水族箱的大小而定。市面上的加溫器大多分為「分離型」和「一體成形」兩大類。一體成形的加溫器(棒)是將控溫、感應和加溫三個主要的部位放進一個玻璃管中(當然也有其他的材質,但仍以玻璃為普遍),整個加溫器放入水族箱中,沈放並以吸盤固定在水族箱底部。使用前需作放毒動作,先把加溫器放置水桶內,打開以最高溫加溫約放置一天就行,然後倒掉換新水,再用加溫棒加到適溫28度為例,此時加入一隻朱文錦(夜市撈金魚的魚種,水族館有在賣,可以請老闆送一、二隻),連續使用3天,該朱文錦沒事的話..那就是OK了,順便用溫度計測量溫度是否正確,以免加溫棒上設定的溫度與實際測量的溫度差異過大造成煮魚湯事件(晚餐就順便加菜囉!),沒問題的話就可以放入魚缸中正式運轉了。
 
五、底沙:
底沙的選擇倒是蠻多的,偏鹼性、中性、酸性、細沙、粗沙,視飼養的魚種與生長環境而選擇最適當的沙,如孔雀魚、燈科類……等等的魚,一般常用的是美國矽沙或是陶瓷沙,切記沙子剛買回來時一定要多清洗幾次,直到清洗的水乾淨為止,再置入魚缸。
六、燈具的選擇:
燈具的大小當然是要配合魚缸的大小做選擇,搭配定時器,每天自動固定開四~六小時,不宜久照,易生藻,燈對一個水族箱是很重要的,充足的光線不但能使水草健康成長,魚兒的生活作息正常,更能使魚兒的顏色更鮮明,又方便觀察。還有養水草專用的太陽燈,它的光線很強,能發出像太陽一樣的熱和光,以便水草行光合作用。
七、溫度計:
方便隨時觀察與紀錄水族箱內的溫度變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