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7日 星期一

水族寵物-新手教學(下)

八、開始設缸:
如果一切都準備好了,我們就可以開始設缸了!首先先決定你要擺設缸子的地方,要點是靠近方便你用水、清洗的地方,以及避免靠近門及通風不良,陽光直照的地點,接著先在缸子的底部墊一塊保利龍,避免有雜物在缸底造成應力集中,而壓破玻璃,當然你的支撐櫃子也必須能承受缸子的重量,先將缸子擺\好,記得缸子的角落是易碎帶,千萬不要碰到!再來是在空缸先加滿自來水,觀察看看有沒有漏水的現象,測試後你可以先將自己的過濾裝置加入並啟動運作,接著是加溫器(可視情況置入,水溫如因天氣關係而溫差變化大,例如寒流或季節由熱轉涼時),可以擺放在與過濾入水孔相反的位置,溫度計的放置地點也不要太靠近加溫器,這樣所量到的溫度較準確,等所有的設備都依序加入缸子後,你可以看自己要不要採用底砂(底砂厚度不宜過厚,約1~3cm即可)或裝飾的適量加入一點,記得如果你想在底砂上方再擺設礁岩的裝飾石頭,記得在石頭的下方盡量放細一點的砂,以及接近底部的石頭盡量選平整一點的先放,避免缸子底部受上方石頭的集中壓力。
九、養水:
因為自來水中含有餘氯,某些魚對餘氯非常敏感,可將自來水裝入其他無蓋之容器中靜置一天,使水中餘氯消失後再換入水族箱中。另外也可以採用活性碳過濾,或添加適量的硫代硫酸鈉(俗稱水穩),可於短時間內(半小時到兩小時不等)去除自來水中餘氯。等一切都OK,我們就準備開始養水了。“養魚先養水”這句老話套用在所有的魚主人身上都管用,養水…?養什麼水…有什麼好養的…??其實我們是在魚隻回家以前,先為他建立一個自然的氮循環系統。這就是我們所謂的硝化菌-生物過濾系統…這個系統在做些什麼呢?簡單的說就是如下:
魚排泄出NH3(毒性高)->經過硝化菌分解為NO2(毒性中等)->經亞硝酸菌分解為NO3(毒性低)->由換水的動作或植物的吸收來降低NO3濃度。
基本上是要有兩種菌來做這兩種事的:
1.分解NH3 to NO2 by 硝化菌(泛指能做到這件事的所有細菌)
2.分解NO2 to NO3 by 亞硝酸菌(泛指能做到這件事的所有細菌)
最快的方式就是先加水穩除氯,待一小時後再添加硝化菌,買一瓶口碑不錯的硝化菌,按照說明書上的標準來加,大約整個魚缸連過濾器運轉個兩到三天即可放入魚隻了。
十、新進魚隻的處理:
一般去水族館買魚(剛設缸的話建議魚隻密度不要太高,先養兩三隻觀察看看),可以順便詢問老闆要買的魚種適不適合混養在同一缸中,決定要飼養的魚種後,通常老闆都會用透明塑膠袋裝魚,並加入氧氣,買回來後,先不要急著把魚放進缸中,先將袋子置於缸中任其飄浮個20~30分鐘,此目的主要是在於讓魚隻適應缸中的溫度,再將袋子打開逐漸地加入缸中的水,令其逐漸習慣缸中的水質,這樣慢慢的等個15~20分鐘就可以了。接著有很多人有可能會犯下一個錯誤,那就是看水族館魚養的很好,就認為他的水質一定比自己的好,於是就有可能將袋中的水全都加入自己的缸子中,這是錯誤的,就算他的水有多好現在也都是污染不潔的水了,千萬別加入缸中,不但無益,還會無意中帶進許多的病菌,而使你的魚缸飽受病菌的困擾喔!此時再以網子撈取魚隻放入缸中。還有一點就是最好你放魚的時間是接近要關燈時,在新魚放入後觀察個十來分鐘,看是否立即引發大廝殺,若沒有就提早一點關燈吧!讓你的新魚在新環境壓迫不至那麼大,若是在白天放魚,最好放魚後餵一下飼料分散其他魚的注意,讓那些地域性較強的魚不會一直注意新到的魚,而加以攻擊!不過要是缸中沒什麼魚,放魚時再加飼料是會影響缸中的水質喔!這樣就大致完成了一個設缸的程序,接下來的任務就是如何讓魚隻幸福快樂的游在水中,除了定時定量的餵食外,定時開關燈具,也能給魚隻正常的生活作息,過濾器的濾材的定時清洗,魚缸中因水分蒸發而減少水位,需要補充,定時換水(每週大約換水1/3),及測量水質,這些小細節也是值得注意的唷。

有些魚會有靈性,會與主人產生互動,下班時或情緒受到波動時看著魚兒幸福悠哉的游動著,可以使心情放鬆、忘掉一切,也會感受到愉悅的心情,有時還會在水族箱前不知不覺就過了一小時了,養魚可是會上癮的,會越養越多,缸子也越來越多,越來越大,建議以自己的時間能夠照顧得來為主,不然到最後無力照顧的時候,那些魚就不知何去何從了,養魚亦是門深奧的學問,從設缸開始到後續有關魚隻的照顧、器材的清洗、換水、混養問題、繁殖、如何維持水質、如何治療魚的疾病等等,每項都值得深入的探討。

資料來源:http://www.twaqua.net/forum/viewtopic.php?t=1125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